日本每4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
在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是指中性脂肪在肝脏中堆积的状态,苦于寻找治疗方法的人不在少数。
或许人们听到中性脂肪堆积时,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但是如果放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有可能会演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并提高生活习惯病的发病风险。
脂肪肝的产生原因——酒精、运动不足、不合理的减肥方式等
人们普遍认为,酒精是引起包括脂肪肝在内的众多肝脏疾病的元凶。确实,在酒精的分解过程中,人体内容易合成中性脂肪,饮酒过量时,中性脂肪也更易堆积在肝脏中。
但是,许多脂肪肝患者并没有饮酒的习惯。人体理想的状态是摄入的能量能够全部在运动中被消耗,但是由于过量饮食和运动不足导致消耗能量较少,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中性脂肪,储存在肝脏中。胖人多存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难以被利用的情况。不合理的减肥方式也会造成肝脏内的中性脂肪难以被利用。更让人震惊的是,相比饮酒的患者,不饮酒的患者更易发展为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
但是,也不必因此而过度担心。在脂肪肝早期及时改变生活习惯的话,就很有可能控制并治愈脂肪肝。
利用生活习惯预防并治疗脂肪肝的方法
肌肉活动能够燃烧脂肪。因此锻炼肌肉非常重要。适度的进行少量肌肉锻炼,如蹲起式举重约5~10次,或做5~10个俯卧撑。
另外,通过饮食改善脂肪肝症状,或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也是不错的方法。导致脂肪肝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摄入过量的糖分。这些糖分不仅包括从点心中直接摄入的糖分,还包括淀粉,因此摄入过量的米饭、面类、面包等也属于摄入糖分过多的范围。另外,由于水果中富含大量果糖,牛奶和乳制品中含有大量乳糖,因此摄入过多水果和乳制品的人也易患脂肪肝。
除了摄入的食物,进餐时间也非常重要。进餐时间太晚,也会提高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不利于健康的饮食方式——不吃早餐吃夜宵
说道进餐时间太晚,相信很多人会联想到生物钟。体内的生物钟大致分为5大类,由于体内中性脂肪含量在日出后8小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和“生理节律”的联系最为密切。
目前许多人认为,要调整生理节律,就要密切配合太阳活动,做到日出后补充开始活动所需的能量。由于夜间肠胃需要休息,因此在睡前一定要避免进食。但是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却颠覆了完全颠覆了这种生物钟的观点。
在用餐时间预防脂肪肝?
以色列的Weitzman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一项研究。
研究小组将小鼠分为“遵循生物钟组”和仅在夜间喂食的“生物钟紊乱组”。经过观察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小鼠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均在进食后约20小时达到最大值。尤此,研究人员推断,相比生物钟,中性脂肪的变化有可能更多的取决于进食时间。
当然,小鼠实验的结果也许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但是对夜班族和倒班族来说,即使不配合太阳活动,也有可能通过调整用餐时间,降低脂肪肝和代謝症候群的发病风险。
因此,即使因为工作需要,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也不能轻易放弃。即使微不足道的改变,也有可能关系到身体健康。根据自己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整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希望那些因工作需要,用餐时间较晚的人,能够重新规划自己的24小时,从日常点滴的小事起做出改变,保持健康的体魄。
老人是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这样的情况需要大家好好的改...
现在到了晚上,小区里面的广场舞是天天有,小区、公园,一早...
想要身体健康,保持自己的兴趣和锻炼,都是很有必要的。美国...
很多老人不小心摔倒之后,想要再次站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困...
老人身体的营养素时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出现下滑的。这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