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0532-86177729

在线联系

在线预约

养老课堂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使用须知

2020-07-16 09:34:3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逐渐导致瘫痪的疾病。从前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但是在近20年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由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变形的情况也很已经不常见了。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缓解症状的药物,另一类是从根本上抑制关节的变形。

  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抗炎镇痛类药物,分为类固醇抗炎药和非类固醇抗炎药两类。类固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强效抗炎作用,因此能快速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但另一方面,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非固醇抗炎镇痛类药物虽然不如类固醇药物见效快,但是其副作用较少。

  抗炎镇痛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恶化。为了在5年甚至10年后,患者症状能够得到改善,必须要使用抑制关节变形类的药物。这种抑制关节变形的药物叫做“抗风湿药物”,主要以免疫调节药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抗风湿药物具有共通的特性,患者服用时应多加注意。下面具体列举其中四项供大家参考。

  1、药物的效果因人而异

  同一种抗风湿药物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甚至对有的患者完全没有治疗效果。据统计,抗风湿药物仅对30%至70%的患者起效,且在投药前很难预测其效果。

  2、从服药到发挥作用需经历一段时间

  由于抗风湿药物需经过数周甚至2至3个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通常情况下,使用抗风湿药物的同时还需配合使用抗炎镇痛药。

  3、出现比较多的副作用

  虽然使用的药品不同,出现的副作用也不同,但是抗风湿药物通常会导致肠胃功能性障碍、皮疹、肝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的产生。抗风湿药物副作用的产生率较高,通常能达到20%至50%左右。

  4、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机体会出现耐药性,导致药物效果降低

  常年使用同一种抗风湿药物的话,机体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增加用药量,也可以改用或在现有用药的基础上添加其他抗风湿药物。

  虽然使用抗风湿药物应注意诸多问题,但若找到适合自己的药,将很有可能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发展。特别是早在1999年,日本就允许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甲氨蝶呤以成为日本国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药品。日本在2011年确认提高最大使用量,希望这种药物能有效阻止关节变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效的新药已经投入使用。近年来日本还研究出生物制剂,在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恶化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有效的制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