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线:0532-86177729

在线联系

在线预约

养老课堂

慢性腰痛是大脑产生的错觉?

2020-07-14 09:31:36

   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约有2800万腰痛患者。很多人即使去整形外科的按摩、针灸或进行其他治疗,腰疼的症状也得不到改善,反而成为了医院的常客。其实,腰疼的原因也许不出在腰上。

  “在整形外科界,慢性腰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腰痛症状)通常为腰部局部疼痛,久而久之所有整形外科医生都会以此为依据进行诊断。但是有一部分患脊椎变形等疾病的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等的治疗,疼痛还是不能得到缓解”,福岛县立医科大学理事长兼院长菊地臣一医生在回想自己30年前的行医经验时如是说。

  “当时有一位第四腰椎完全变形的腰痛患者前来就医。医院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手术进行顺利,术后腰椎的形状也很完美,但是患者对我说腰还是很痛”。最终患者因其他疾病去世,直到去世前一直为腰痛所折磨。

  之后,菊地医师一直认为因为腰痛的原因可能不仅是腰的问题。1992年挪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让他的想法又有了转变。部分参与调查的志愿者虽然存在整形外科学上的腰部变形症状,却并没有产生疼痛。2002年瑞士进行的研究发现身体健康的青少年也存在椎间盘变形的问题。

  腰痛分为两类,一类可以通过检查确定发病原因和发病部位,另一类即使通过检查和诊断也无法确定病因和发病部位,慢性腰痛多属于第二类。

  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整形外科教授大谷晃司医生介绍,“许多患者认为急性腰痛进一步恶化就会转变为慢性腰痛,其实并非如此。最新的观点认为,慢性腰痛是一种在急性腰痛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诱因引起的难以缓解的腰痛症状”。随着脑科学和影像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科学家们逐渐了解到慢性腰痛的成因与“大脑的错觉”有关。

  美国脑生物学的权威学者认为,与健康人相比,慢性腰痛患者额叶部分的灰质体积有所减少。灰质是神经细胞密集的区域,与感知疼痛和掌控情绪(痛苦、愉快、伤心等情绪)有关。

  大谷医生说,由于慢性腰痛患者大脑的一部分机能较健康人低下,因此有可能对疼痛反应过激,情绪上的反应也会增强。

  大谷医师等人进行了验证试验。他们找来了慢性腰痛患者和健康人各8名,用特殊的注射针管(不带针头的部分)按压腰部,调查按压时实验者感受到的痛感和不快情绪。结果表明,慢性腰痛患者对轻微压迫的痛感更为强烈,不快的情绪也更为明显。MRI(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慢性腰痛患者的大脑反应更为强烈。

  那么在腰部受到压迫时,患者的大脑内部究竟产生了什么反应?福岛县立医科大学会津意料中心心身医学科特任教授丹羽真一医师说道,“目前医学界已有一种假设,认为这种反应与一种叫做‘干劲激素’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有关”。

  据东京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痛觉中心的笠原谕医生介绍,通常,大脑感知疼痛后,会分泌多巴胺,增加大脑内的吗啡含量。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身体压力过剩,且持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扰乱了多巴胺促进大脑产生吗啡的过程,削弱了大脑对痛觉的抑制机能。慢性腰痛患者的大脑有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功能低下,导致其对疼痛更敏感,感受到的刺激被加强。另外,思考方式和行动偏好都会对这种状态产生加强的效果。

  例如,许多患者在开心或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往往感觉不到疼痛,而在厌烦或不安时会明显感到疼痛。慢性腰痛的患者由于对疼痛抱有恐惧心理,因此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延长疼痛时间。

  出于对疼痛的恐惧感,患者行动时会下意识的保护腰部,这种行为引起了安静时的“疼痛行为”。乍一看,安静的状态对腰部有好处,事实正好相反,适当的运动能更有效的缓解腰部疼痛症状。

  大谷医生介绍,由于安静时腹部和下肢肌肉功能低下,血液循环不畅,因此会导致腰痛症状进一步恶化。另外,运动本身也能刺激大脑,改善大脑对疼痛的抑制机能。

  也就是说,养成合理运动的习惯能够帮助大脑恢复机能,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远离慢性腰痛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