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表示,运动器官症候群是指因肌肉、骨骼等运动器官受损导致的运动障碍疾病。它是导致老年人瘫痪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最大元凶。
运动器官症候群是什么
运动器官症候群是指肌肉、骨骼、关节和软骨中的一个或几个地方出现功能性障碍,主要症状为疼痛、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肌肉功能低下、身体平衡性降低或无法行走等。
老年人易出现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变脆、变性性关节炎、脊椎管狭窄、肌肉减少症等疾病。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摔倒,或体内已经有骨折时,就会进一步发展为运动器官症候群。
运动器官症候群自测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是运动器官症候群患者吗?看看你是否出现了以七种情况。
(1)单脚站立时穿不上袜子
(2)在家中会摔跤或滑倒
(3)上楼时需要把扶手
(4)做不了稍费体力的家务(如用吸尘器打扫卫生、收拾被褥等)
(5)拎2千克以上的东西感到吃力(1升装牛奶2个)
(6)不能连续走15分钟以上
(7)绿灯时来不及穿过马路
如果出现了以上七种情况之一,就有可能已患上运动器官症候群。
另外,还可以利用40~10厘米的台阶进行“爬台阶实验”,或不借助外力尽可能向前跨2步,并测量行走距离的“2步实验”等进行自测。
老年人异常的走路方式
作为子女或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老人的走路方式。特别是以下几种行走方法,可能暗示了老人不仅患有运动器官症候群,还有可能患有神经性障碍疾病。
·走路时脚抬不起来→单脚支撑不了身体,需要两只脚共同支撑
·走小碎步→肌肉老化,加之关节失去柔韧性,导致身体难以维持平衡,不能迈大步走路
·外八字,走路蹒跚→有可能是掌管运动的小脑产生病变
·走路时腿部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以继续走路(间歇性跛行)→动脉硬化或脊椎管狭窄的表现症状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做“运动器官症候群测试”。40岁之后的人都有可能发病,因此平时自己更应多加注意。
老人是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这样的情况需要大家好好的改...
现在到了晚上,小区里面的广场舞是天天有,小区、公园,一早...
想要身体健康,保持自己的兴趣和锻炼,都是很有必要的。美国...
很多老人不小心摔倒之后,想要再次站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困...
老人身体的营养素时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出现下滑的。这样的情...